中考满分作文:带一本书去旅行(2篇)

更新于:2017年01月16日 中考作文

带一本书去旅行

    每日行走在车水马龙的南京城,我并不觉得自己在忙碌,仿佛只是在与这座城市相恋。

   而有这样一本书,记录下南京城多少年来的风风雨雨、沧桑变化。这座城的喜怒哀乐,这座城的风雨飘摇,都在这一本书中静静地被铭记,被眷恋,也悄无声息地陪伴着南京城继续走过以后的每一个春秋冬夏。这本书便是《带一本书去南京》

   不论是饱经沧桑的六朝古都,还是战歌飞旋的虎踞龙盘,南京历史的踪迹在如今现代化的都市之中,仍然能够被人们轻易想起,亦不难寻觅。毕竟,这是时光为南京城刻上的烙印。因此,每当我漫步在快节奏生活的南京城之中,总有一种恍如隔世的苍凉之感。

   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道不尽的是南京的变迁与这座城的苦楚。在秦淮河附近的一带里,四处可见破旧不堪的寺庙,院墙的红漆仿佛再经受不住时光的考验,便在人们的不经意间悄悄掉落下来,再被寺里每日出现的小和尚扫起,最后,这古寺的红墙漆不知被带走至何处,继而渐渐被世人所遗忘。就好似那历史长河之中的南京城一般罢,再多的繁华也终将落幕,然后被时光掩埋,不着痕迹。百年前的帝王怕是如何也不会想到,他所建造的满城寺庙,终抵不过时光的苍凉,无法被世人永世铭记,时过境迁之后,便慢慢消失在满城烟雨之中,成为如今城市一隅的一块空地之上凄凉的一株荒草。

   或许真的如同书中说得那般罢,南京,着实是一座伤感之城。

   不是每个旅人,甚至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都能明白南京城独自的凄凉与沧桑。他们看到的,或许只是南京城一砖一瓦里的旧时光,亦或许是那路边蒋委员长为宋佳三小姐栽下的法国梧桐树上飘落下来的小绒毛,但就是这样的他们,注定不明白南京这座城内心的伤感。

   南京城的故事,无心,便永不知晓。

   鲜有人知,如今繁华的鸡鸣寺旁的进香河路,原是百姓摇船进香的一条小河。而它的身边,更有一条不为人知的,小小的,最终消失在时光之中的珍珠河。少女们在此靧面的场景,已然在时间的变迁里,找不到踪迹,只留下一条遭人厌恶的臭水沟。而在人们感叹南朝的亡国之君时,没有人注意到鸡鸣寺旁,一口小小的珍珠井。虽南陈主不理政事,诗酒风流,但却没有人想到,若陈主叔宝未曾当帝,那么,《玉树后庭花》的亡国之音是否会流芳百世?只可惜,风流才子生在帝王家,注定与诗词歌赋无缘,而那些妃子们的胭脂泪,竟赋予了一口胭脂井之中,南陈主道不尽的悲伤。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呢?后世只听得无尽的谩骂声,而那些曾经存在于南京城的时光,竟也成为人们口中一无所成的短命王朝。怕,这便是南京城的伤感之处吧?

   我猛然发觉,生活了十几年的故土,竟然变得如此陌生,仿佛未曾相遇。南京城的风韵与灵魂忽然间变得异常沉重、悲痛,深深扎根在坚固的明城砖上,每一块砖上都是南京城的一段往事。我的耳畔仿佛回荡起秦淮河畔动人的歌声,还有眼前一片华灯之下的水墨秦淮。南京城的往事竟令我不自禁地恋上了怀旧,便也想看着书中的一城烟雨一城风。

   我决心忘记那个熟悉的南京城。带上一本书去南京,在旅途中,邂逅我与南京城的故事。

带一本书去旅行

一本书,一杯茶,一条路,一串脚印。

幽幽的茶香袅袅升起,冰冷的镜片上水雾渐渐模糊了视线。我取下眼镜,小心地翻开书,撑着额角看丝丝缕缕的云朵呼啸着从身边穿过。

一直很想去黑龙江,去萧红的家乡看看,领会一下那冰天雪地的旷世里壮丽的奇观。轻抿一口热茶,微甜中带着丝丝苦涩,很清爽的感觉。

缓缓翻动着书页,一行行平凡的文字编织成一个梦幻的世界,细腻深刻的笔触,似一串珍珠,轻叩我的心扉。《呼兰河传》,用一个个轻快稚气的故事,揭示了那个零落纷扰的年代,不禁在敬佩萧红的同时,心底有一株名为凄凉的种子在悄悄生长。

寂寞的童年,一生的苍凉。

17:43,飞机终于缓缓降落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随着飞机的最后一声轰鸣,我终于踏上了这片在梦中邂逅了千百次,如梦般缥缈的土地。空气有些干燥,在凛冽的寒风中,穿着厚厚羽绒服的我仍打了个寒颤。

几经周折,在我昏昏沉沉抱着书倚在客车上睡着了的时候,汽车终于载着满满一车疲惫却期盼的旅客,驶向了一代才女,被喻为“30年代文学活神”的萧红故居。

静立在2米高的萧红塑像前,看着萧红淡而恬静的微笑,狂跳的心却渐渐平息,带着些许期翼,我迈着急切却又沉重的脚步,走进了那个曾经鲜活而现不复存在的大院。

透过红漆斑驳的木门,墙上悬挂着萧红和父母的合影。书柜、小饭桌、梳妆台……一样一样,有条不紊地摆放在小小的屋子里。很安静,很平常,似乎屋子主人刚刚离开而下一秒又会从屋外走进,伏在书桌上苦读。浓浓的书卷气息充斥着我的鼻腔。

离开正屋,漫步在小院里。院心那一丛蒿草,孤单地伫立着,在风中摇摆。我慌忙翻开随身携带的书,惊喜地捕捉着那一抹抹似曾相识的景色。眼前恍若看见一个带着草帽的孩童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在满园的春色中嬉戏、玩耍,欢快的身影像一只飞舞的蝴蝶,转瞬即逝。祖父对萧红的疼爱是她对那个寂寞的家庭最后的眷恋。

走过西院,石磨、石碾一个个跳入眼帘。当年冯歪嘴子在这里辛苦劳作,王大姑娘的凄苦爱情久久萦绕在我的心间。可小磨房被修建的格外簇新,我丝毫也看不出当时盖着面袋子的孩子是如何在这里生长,想不出那段凄苦的爱情有多么悲凉。走过那条“曾淹死猪、鸭的东二道街,往日的大泥坑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各式各样的商店抢夺着人们的眼球。我在暗暗为城市的繁荣发展而开心的时候,一丝落寞漫上心头。翻开书本,字里行间隐约着的惆怅和悲切,叫我从何寻来?

还是不舍的罢!在车开动的一瞬,我忍不住回头,再深深地看一眼那越来越远的萧红故居。在那里,我找到一个亦美亦悲的真实界域,那里曾有人哭过,笑过,有人爱过,恨过。在那里,萧红寂寞人生的呐喊,在我耳边久久回荡。

我不会忘记那片萧然的小院里,有一个孑然一身的女作家创造了中国文坛上的传奇。

就着车里昏黄的灯光,我又翻开《呼兰河传》,再细细地品味那令人唇齿留香的乡思。

后记:带着一本书,走遍那些路。那串串的脚印清晰地勾勒出书后最真实的美丽。

中考满分作文:带一本书去旅行(2篇)》阅读地址:http://xiezuoyi.com/15604/

最新图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