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

更新于:2021年03月15日 高中学习方法 > 学习计划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3、 确立主要表达方式

  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而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是记叙、描写。在这篇作文中,即使是叙述事件,也应选取典型细节进行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告别主体与告别客体的联系,这样才能使抒情或议论水到渠成。很多同学语言味同嚼蜡,让人失去阅读兴趣,若能在文章中多用描写手法,语言表达将更形象生动。

  高中要求写较复杂的记叙文,如叙述要有波澜、记叙要选好角度、要学会虚构等,这就要求同学们不能停留在将一件事叙述清楚即可的阶段,而应深入思考:我的作文要凭什么优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若能思考此问题并能在写作中完美解决该问题,那么作文高分指日可待。

  下面提供四篇作文给同学们参考,同学们不妨带着“这篇文章为何夺人眼球”这一问题阅读,相信将深受启发。

  二、名家引路

  目送

  龙应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细节描写,神态动作)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交会”一词写出我对儿子的牵挂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形象表现出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上小学的第一天,目送孩子进教室。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十六岁,他去美国,送他到机场。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肖像描写)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二十一岁,他上大学了,目送他上公交车。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送儿子赴美做交换生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动作、语言描写)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父亲送我去任教的大学报到,我目送他驾小货车的背影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父亲生病,我忙于工作,只能目送轮椅的背影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以斜风细雨烘托惨痛别离的心情,再连用两个“深深”将自己对父亲的难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出来,使深情的描写与抒情自然融合到一起)//父亲最终魂归故土,我最后一次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再次点明主旨)

  【教师点评】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 难以释怀的落寞;一是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表达出面对父亲的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

  最后的三棒鼓

  刘绍英

  小镇是哪年有的,小镇人已记不清楚了,小镇上的茶馆里是哪天有的,小镇人也记不清楚了。

  某日,好事的几个外来客人在茶馆外转悠,问起小镇和茶馆的渊源,七十八岁的茶馆老板刘四老倌抓了半天的脑袋,说,好象祖上就有,又好象……最后还是提着茶壶摇摇头走开去。

  茶馆是无名茶馆,不大,只放有五张八仙桌,围着八仙桌是四条长条板凳。每天早晨,刘四老倌就把一块写着当天三棒鼓内容的黑板挂到门外,小镇人来茶馆就是听打三棒鼓,且把听打三棒鼓叫听书。到茶馆来听书的人会在午饭后,准时把五张桌子坐满。撩个搁马腿,就几粒壳花生,吊上二两酒,然后一头扎进梁山好汉的故事里。

  到茶馆打三棒鼓的是一对父子。父亲叫金宝,他儿子就被小镇人称作小金宝。父子俩台面上的活儿也绝,桌上的鼓儿敲响,三根结着红绸的木棒棒就像几只蝴蝶,在小金宝的手里上下翻飞,你还在眼花缭乱之际,老金宝高亢的一声:“话说——”小金宝的三根木棒棒和着这节奏,已分别同时落在了鼓上。小镇人就好看个希奇热闹。

  曾几何时,小镇上也有了卡拉ok,有了美容院,有了露胸露腿露肚脐眼的妖娆女子马驹儿似地在镇上晃荡,给了小镇人极大的视觉冲击。茶馆的生意就自然地清淡下来。

  这日,刘四老倌吃完午饭,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最后一场: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就把黑板挂在门外,然后专心等着前来听书的人。以往热热闹闹的茶馆,却没有一个人进来。他默默地坐在八仙桌旁,眯着双浑浊的的眼睛环顾着空荡荡的茶馆。茶馆不太亮,房顶的小黑瓦间偶尔的一片玻璃亮瓦,溜进来一束阳光,就正好照到茶馆前台的三棒鼓的正面,鼓面上安静地卧着三根木棒棒。金宝父子呢?刘四老倌记起,昨天与金宝父子说好了,打完最后一场,茶馆就关门。刘四老倌走到门口去,朝着小镇的柏油马路张望。镇上人声鼎沸,阳光和流行色一起,覆盖了小镇灰色的基调。

  金宝父子在刘四老倌的期盼里终究是来了。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阅读地址:http://xiezuoyi.com/62460/

最新图文作文: